喜讯!西政经济法学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闻回顾
2021年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会见了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重庆14名个人和10个基层党组织获得殊荣,其中,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第一排右二为张良庆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张良庆受邀参加29日上午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作为现场观礼嘉宾之一,张良庆说自己“很荣幸”。为参加这次大会,张良庆把起床的闹钟调到早上5点半。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张良庆现场见证了“七一勋章”的首次颁授。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时,张良庆和大家一起热烈鼓掌。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的发言,让张良庆眼眶湿润。他说,张桂梅身上体现出的一生忠于党、一生拼搏奉献的精神,让人钦佩、值得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让张良庆深受启发。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张良庆说,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张良庆表示,回校后,将带领全院师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要把“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带回去,让大家学习。
“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张良庆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重任,他表示,必须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近年来连续获得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重大荣誉,涌现出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获得者2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0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称号获得者15人次、省部级荣誉获得者18人次。
媒体报道
是什么让这个基层党组织能够屡获殊荣,汇聚形成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院党委书记张良庆认为:“关键是学院党委形成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着力突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把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通过深入实施引领力、助推力、凝聚力、组织力为核心的党建四力工程,打造充满力量的基层党组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引领力工程”,党委政治功能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直是萦绕在经济法学院领导班子心头上的大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代富教授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权,才能确保学院的人才培养始终以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引领力工程”,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双一流”建设的战斗堡垒。
在把好政治廉洁关上下功夫。学院领导班子形成了“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思想共识,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上。张良庆书记介绍:“学院党委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了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定期讨论研究重大事项,涉及学院重大发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议题,先上党委会审议把关。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学院党委还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
在把好学习教育关上下功夫。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学院每个月有“两个时间”是“雷打不动的”:每月第一个周二下午是全院教职工大会和政治学习时间、第三个周二下午是组织生活时间。学院党委创新“党建+业务”的学习模式,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专家学者、校领导来院举办“经济法论坛”讲座。今年以来,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1921-2021百年经济立法史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逻辑的立法考察视角》等系列讲座。“教师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还与教研室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紧密结合,大家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教学时非常热烈。”副院长蒋亚娟表示,“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领广大教师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度学习者、专业解读者、积极践行者和有力传播者。”
学生党支部坚持举办“党章学习小组”“青马读书会”等理论学习活动。2019级本科党支部书记朱琳介绍:“支部组建的党章学习小组已开展学习16次,学习对象包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的学生共计178人。”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走出去”,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打造“行走中的党课”,引导师生学史增信、学史崇德。
打造”行走中的党课“
在把好意识形态关上下功夫。学院党委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学院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强化学院党委意识形态把关作用,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对讲座、论坛、报告会、学生社团活动等的管理,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院管理的全过程。坚持学术研究有底线、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做“有政治意识、懂政治规矩、守政治规矩”的模范,成为学院师生的共识。
实施“助推力工程”,党建与业务“双核”协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我们始终认为,党建工作应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与中心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加强学院党建工作、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遵循。”张良庆书记表示。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党委工作的使命所在。经济法学院老中青教师一直传承着“以本为本”,把教学视为“良心活”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引路人’的身份,都不能丢了‘教书育人’的这颗初心。”我国经济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曾担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西政经济法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李昌麒教授多次向团队后辈叮嘱道。“我愿永不负教师这一称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经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代富教授曾在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巡讲报告中这样说道。这既是一名党员发自内心的自我宣言,也是对老一辈经济法人的庄严承诺。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几代经济法人始终甘于平淡,教书育人,站好三尺讲台。
在学院党委坚持“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下,学院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成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经济法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经济法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经济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环境资源保护法学》。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教师团队合影
学院教师党员作为首席专家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1部,作为主要成员参编1部;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各类教材10余部,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励;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及时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总结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卢代富教授主持的《经济法学》荣获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副院长蒋亚娟两次获得重庆市高校教学竞赛一等奖。2021年,学院获评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示范教学团队2个和教学名师3人。
“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院长卢代富教授介绍。作为西部地区最早的法学类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科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学科团队在全国率先关注“三农”问题、弱势群体保护和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等重大问题。我国经济法学科奠基人之一、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西政经济法学院李昌麒教授重视农村法治研究,1999年为中央领导同志主讲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出的学术观点为中央决策所采纳。在他的带领下,成功申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A级)《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实现了西部地区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成果荣获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李昌麒教授创立的“需要国家干预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关于经济法的阐述高度契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学院种明钊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基础与法经济学的建立》一文中,大胆提出了把法学和经济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门介于法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法经济学的观点,被学界誉为“中国大陆法经济学的第一位倡导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科团队从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税收制度改革,到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视线一直没有离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卢代富教授、肖顺武教授合著专著《中国粮食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是国内较早研究粮食安全的法学专著;张怡教授专著《衡平税法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王煜宇教授撰写的《以法治举措推进成渝地区双城圈建设》得到重要批示,中国法学会特发来表扬信;党员教师撰写的智库成果获得重要批示;教师提交的多份智库成果获得采纳;学院接受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委托,参与重庆直辖以来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清理工作、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评价工作并获高度评价,承担全国首部市场监管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作为第三方在深圳市法院系统首次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
2018年1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挂牌成立生态法学院,发挥省部级重点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优势,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围绕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法典编撰研究论证工作,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国家环境法典的编撰提供了智力贡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还率先成立“长江保护法宣讲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聚焦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办实事”,深入长江流域地区开展长江保护法宣讲和课题调研,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覆盖面,录制的6期宣讲短视频在央视频上线,录制3期视频课供重庆市干部网络培训使用。学院还与重庆市司法局、普法办合作,组建学生普法宣讲团,深入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普法宣讲。
成立“长江保护法宣讲团”
实施“凝聚力工程”,学院历史传承厚
学院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把践行学院光荣传统、塑造和谐团结的团队精神、汇聚师生力量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振新时代师生“精气神”。
八十年代开始,经济法学科奠基人张序九教授、“需要国家干预说”的倡导者李昌麒教授、被学界誉为中国大陆“法经济学第一人”的种明钊教授等前辈,给学院留下“经世济民,厚德重法”的优良传统,是学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2019年9月,在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83岁高龄的学院李昌麒教授专门来到现场,用个人的奋斗故事勉励青年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李昌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卢代富教授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采取支部+教研室、支部+学科、支部+团队的工作方式,让党风带动师风,引导教师自觉践行黄大年精神,将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作为价值追求。学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中,组织开展“一个教师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寝室,帮扶一名困难学生”的 “连心工程”,共结对5个学生寝室、25 名学生。教师党员定期深入学生寝室,举办慰问座谈会,向帮扶学生发放《党员联系卡》,承诺:“你的心事我来倾听,你的困难我来帮助。”此外,学院班子成员牵头、党员教师积极参与,通过采取多个结对帮扶方式,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高危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等建立“一对一”的师生帮扶对子。
疫情期间,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出台线上教学、学生管理、党支部活动等多个工作方案,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国(境)外师生、寒假留校学生、中高风险地区师生的微信群,实行“一对一”包干,24小时在线关心关爱师生,党员与师生零距离;学院党委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疫情防护知识、安全提醒、战疫先进个人和事迹、在线学习等内容丰富的推文;广大师生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一批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和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建言献策的党员教师。复课之后,学院教师克服线上教学的各种困难,确保了120个本科网上教学班、21门研究生网上课程的授课质量。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
正因为秉持着不忘育人初心的精神,学院党员教师团队涌现出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政好老师等优秀代表,经济法教研室还荣获了团体荣誉“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的称号。
实施“组织力工程”,党建工作抓手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院党委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牢抓紧,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做过硬的“打铁人”。
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提质增效。每学期举办党员发展工作专题培训和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培训300余人次,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标准选配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2020年,金融财税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胡元聪被评为“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党支部书记基本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其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
在抓好“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精心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学院制定《经济法学院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意见》,在主题党日中设置“学习一分钟”、重温入党宣誓、过集体政治生日等环节,增强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吸引力。组织师生开展“亮身份、树旗帜、展形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寝室挂牌” “以党建‘双创’为引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520,我用誓言向党表白”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经法青年说——我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题征文比赛、“线上主题党日:党史百年周周听”“党支部百年党史接力朗诵”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学院党委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网上思政工作传播矩阵。
“520,我用誓言向党表白”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2020年以来,学院各类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300余篇,阅读总量突破13万人次。金融财税法教研室党支部“用黄大年精神引领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案例入选2020年重庆市基层党建特色工作案例。2020年,学院党建工作接受全市高校观摩。
利用公众号平台创新开展党建工作
“佩戴党徽亮身份,创先争优做头雁”,学院党委设置党员教师示范岗,号召党员在“双一流”建设中增强责任感、提高贡献度,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党员占比92%,2020年全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出版专著中党员占比87%,各级课题立项中党员占比80%,提交决策咨询、立法草案修改建议中党员占比64%;各类学生评优评奖中学生党员占比23%。近年来,学院产出的代表性重大科研成果中,有90%以上来自党员教师。
建院36年来,经济法学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经世济民,厚德重法”的学院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全体党员做“引路人”,育“德法兼修”时代新人;做“科研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做“知心人”,辛勤耕耘为青春护航;做“追梦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在培养人、鼓舞人、凝聚人方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植根人民
以吾辈之青春
捍卫盛世之中华!
推荐阅读
素材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联播、重庆日报、经济法学院
文字:张旭
编辑:杨倩
素材审核:张良庆